图书介绍

漾濞彝族自治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漾濞彝族自治县志
  •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2578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2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8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漾濞彝族自治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何池康1

序二&赵新光2

序三&杨占文3

凡例4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编 建置区划36

第一章 建置36

第一节 位置面积36

第二节 沿革36

第二章 行政区划37

第一节 区划变迁37

第二节 乡镇38

第三章 居民地42

第一节 总貌42

第二节 县城42

第三节 村寨42

第四章 地名44

第一节 现状44

第二节 历史地名45

第三节 今用主要地名46

第二编 自然地理50

第一章 地质50

第一节 地层50

第二节 岩石51

第三节 构造53

第四节 矿藏57

第二章 地形58

第一节 总貌58

第二节 类型58

第三节 山区59

第四节 河谷区62

第三章 气候62

第一节 气候特点62

第二节 气候成因63

第三节 气象要素66

第四章 水文76

第一节 水系76

第二节 水源81

第三节 主要水文特征值86

第四节 水资源86

第五章 土地土壤88

第一节 土地88

第二节 土壤92

第六章 生物99

第一节 植物99

第二节 野生动物110

第七章 自然灾害112

第一节 灾害112

第二节 灾情113

第三编 人口117

第一章 人口117

第一节 总人口117

第二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120

第三节 人口结构122

第二章 计划生育126

第一节 机构126

第二节 政策126

第三节 生育节制127

第四节 管理127

第五节 成果127

第四编 民族 宗教130

第一章 民族130

第一节 民族概况130

第二节 彝族132

第三节 汉族139

第四节 白族140

第五节 回族143

第六节 傈僳族146

第七节 苗族149

第八节 其他民族152

第二章 宗教153

第一节 佛教153

第二节 道教155

第三节 伊斯兰教155

第四节 天主教 基督教156

第五节 原始宗教157

第五编 经济管理159

第一章 计划159

第一节 机构159

第二节 计划编制159

第三节 计划执行160

第二章 统计160

第一节 机构160

第二节 业务161

第三节 管理164

第三章 审计165

第一节 机构165

第二节 各项审计165

第三节 审计调查166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167

第一节 注册登记167

第二节 经营管理168

第三节 市场管理170

第四节 经济合同和商标管理171

第五章 物价172

第一节 市场物价172

第二节 管理173

第六章 标准计量174

第一节 机构174

第二节 度量衡制174

第三节 管理175

第六编 农业17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77

第一节 土地权属177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178

第三节 分配179

第二章 生产条件181

第一节 耕地181

第二节 畜力184

第三节 农具184

第四节 肥料和农药187

第五节 乡村劳动力资源187

第三章 综合农业区划191

第一节 区划依据191

第二节 区划类型192

第四章 种植业193

第一节 耕作制度193

第二节 主要农作物品种200

第三节 种植业经济效益209

第四节 种植业区划219

第五章 畜牧业219

第一节 生产条件219

第二节 牧养品种223

第三节 生产227

第四节 畜牧业区划234

第六章 水利234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234

第二节 饮水工程242

第三节 水害治理244

第四节 “飞虹渡”倒虹吸工程247

第五节 无效、弃置工程248

第七章 农村非农行业249

第一节 农民家庭副业249

第二节 多种经营250

第三节 乡镇企业252

第四节 其他256

第七编 林业257

第一章 森林资源257

第一节 资源量257

第二节 资源动态259

第二章 林产品265

第一节 木材265

第二节 其他产品270

第三章 经济林木273

第一节 生产状况273

第二节 主要品种277

第四章 漾濞核桃280

第一节 生产简史281

第二节 品种281

第三节 栽培284

第五章 森林保护289

第一节 绿化造林289

第二节 山林管护293

第六章 管理298

第一节 机构298

第二节 资源调查298

第三节 林权299

第四节 林政法规301

第八编 工业302

第一章 所有制302

第一节 国有302

第二节 集体302

第三节 个体私营303

第四节 乡镇工业303

第二章 工业行业306

第一节 电力306

第二节 矿冶311

第三节 塑料312

第四节 木材木制品313

第五节 建筑建材314

第六节 缝纫 制鞋 皮革316

第七节 五金铁器317

第八节 农机具修造318

第九节 印刷318

第十节 食品318

第九编 交通 邮电322

第一章 道路322

第一节 公路322

第二节 其他道路325

第三节 桥梁 渡口328

第二章 运输332

第一节 运力和工具332

第二节 营运单位334

第三章 交通运输管理335

第一节 机构335

第二节 公路管养336

第三节 运输管理337

第四节 安全管理337

第四章 邮政338

第一节 机构338

第二节 窗口业务339

第三节 网点邮路342

第四节 投递343

第五章 电信345

第一节 机构345

第二节 电报346

第三节 电话346

第十编 商业350

第一章 经营体制350

第一节 私营350

第二节 合作350

第三节 集体351

第四节 国营351

第二章 市场353

第一节 集市贸易353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354

第三章 粮油购销354

第一节 粮食354

第二节 油脂(料)361

第三节 票证362

第四节 价格363

第五节 储运364

第四章 生产资料购销366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366

第二节 其他生产资料369

第五章 生活资料购销373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373

第二节 副食品377

第三节 药品379

第六章 农副产品购销382

第一节 土特产品382

第二节 皮张384

第三节 废旧物资384

第七章 对外贸易385

第一节 经营品种385

第二节 经营方式386

第八章 饮食服务386

第一节 饮食业386

第二节 服务业387

第十一编 金融 保险389

第一章 金融389

第一节 机构389

第二节 货币391

第三节 存款394

第四节 贷款398

第二章 保险401

第一节 机构401

第二节 险种402

第三节 防灾与理赔404

第十二编 税务 财政406

第一章 税务406

第一节 机构406

第二节 税制406

第三节 税源408

第四节 征管409

第二章 财政413

第一节 机构413

第二节 收入414

第三节 支出420

第四节 预算外收支423

第五节 管理与监督424

第六节 债券发行428

第十三编 城建环保 土地管理431

第一章 城乡建设431

第一节 县城建设431

第二节 乡村建设435

第三节 管理436

第二章 环境保护437

第一节 环境状况437

第二节 治理保护438

第三章 土地管理440

第一节 机构440

第二节 管理440

第十四编 党派群团44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漾濞地方组织442

第一节 组织发展442

第二节 组织机构443

第三节 历次全县党代会447

第四节 党务447

第五节 纪律检查452

第二章 其他党派453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漾濞县党部453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漾濞支部454

第三章 群众团体454

第一节 工人组织454

第二节 农民组织459

第三节 青年组织460

第四节 妇女组织464

第十五编 政权 政协470

第一章 县级政权机关470

第一节 沿革470

第二节 全县人民代表会议471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472

第二章 县级行政机关473

第一节 沿革473

第二节 机构设置473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基本工作制度475

第三章 基层行政组织477

第一节 民国基层行政组织477

第二节 人民政权基层组织477

第四章 政务举要479

第一节 民国政务479

第二节 完成民主革命4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482

第四节 十年全面建设482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485

第六节 改革开放486

第五章 民族区域自治490

第一节 设立自治县490

第二节 民族工作491

第三节 民族干部492

第六章 县政协492

第一节 委员会492

第二节 常委会493

第三节 主要工作制度493

第四节 参政议政494

第十六编 政法496

第一章 公安496

第一节 机构496

第二节 侦察破案497

第三节 打击犯罪4971

第四节 治安管理500

第五节 监所504

第二章 检察504

第一节 机构504

第二节 刑事检察504

第三节 其他检察业务505

第三章 审判506

第一节 机构506

第二节 刑事审判507

第三节 民事审判508

第四节 经济审判510

第五节 行政审判510

第六节 信访 告诉 申诉511

第四章 司法行政511

第一节 法制宣传512

第二节 调解513

第三节 公证514

第四节 律师516

第十七编 军事518

第一章 军事机关518

第一节 地方武装518

第二节 军事主管机关520

第二章 兵役521

第一节 募兵制521

第二节 征兵制521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522

第三章 驻军522

第一节 清军522

第二节 民国军队522

第三节 人民军队523

第四章 军事地理523

第一节 概要523

第二节 主要地物的军事价值524

第五章 战事525

第一节 兵战525

第二节 匪患529

第十八编 人事劳动管理532

第一章 人事管理532

第一节 编制管理532

第二节 职工队伍532

第三节 干部535

第二章 劳动工资542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542

第二节 劳动就业542

第三节 工资543

第四节 社会保险544

第十九编 民政546

第一章 选举546

第一节 民国选举54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选举546

第二章 优抚安置547

第一节 优抚547

第二节 安置549

第三节 补助550

第三章 救灾救济551

第一节 灾害救济551

第二节 社会救济552

第三节 社会福利554

第四节 收容 遣送558

第四章 其他民政业务558

第一节 婚姻登记558

第二节 地名管理559

第三节 社团登记560

第二十编 科技561

第一章 科技组织5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561

第二节 科技部门561

第三节 学术团体564

第四节 科技人员566

第二章 科技活动567

第一节 科普宣传567

第二节 科技培训567

第三节 科技推广568

第三章 科技成果571

第一节 科技项目571

第二节 成果选介579

第四章 专业测报582

第一节 水文582

第二节 气象583

第三节 地震583

第二十一编 教育585

第一章 旧制教育585

第一节 私学585

第二节 义学社学585

第三节 书院586

第二章 普通教育586

第一节 学前教育586

第二节 小学教育587

第三节 中学教育591

第三章 民族教育594

第一节 办学594

第二节 民族教师595

第三节 优惠招生595

第四节 补助经费595

第四章 成人教育596

第一节 民众教育596

第二节 农村扫盲596

第三节 职工教育597

第四节 教师进修学校597

第五节 函授、电视教育和自学考试598

第五章 职业教育599

第一节 师范599

第二节 农业中学599

第三节 职业技术中学599

第四节 农机技术学校600

第五节 大理林校600

第六节 其他600

第六章 师资601

第一节 教师队伍601

第二节 教师素质601

第三节 教师待遇602

第七章 教育经费和设施604

第一节 经费604

第二节 校舍606

第三节 图书 仪器606

第八章 教育管理607

第一节 行政机构607

第二节 其他机构608

第三节 招生和人才输送609

第二十二编 文化611

第一章 文艺611

第一节 机构611

第二节 文学611

第三节 艺术619

第四节 文娱活动630

第二章 书刊档案631

第一节 书刊631

第二节 档案633

第三章 新闻广播影视634

第一节 县报634

第二节 广播634

第三节 电视636

第四节 电影637

第四章 文物胜迹638

第一节 文物638

第二节 古遗址640

第三节 古墓葬641

第四节 古建筑641

第五节 风景名胜643

第六节 摩崖645

第五章 史志编修645

第一节 县志645

第二节 部门志 专业志646

第三节 中共漾濞地方组织史647

第四节 文史资料647

第六章 方言648

第一节 声 韵 调648

第二节 语法特点653

第三节 常用方言词语655

第二十三编 医疗卫生667

第一章 卫生防疫667

第一节 机构667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667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672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674

第五节 计划免疫675

第二章 公共卫生676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676

第二节 食品卫生678

第三节 劳动卫生679

第四节 学校卫生680

第三章 医疗680

第一节 机构680

第二节 中医 中药684

第三节 西医 西药686

第四章 妇幼保健690

第一节 机构690

第二节 新法接生690

第三节 妇女保健691

第四节 儿童保健692

第五章 医药管理6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693

第二节 医疗制度693

第三节 药政管理694

第二十四编 体育695

第一章 健身运动695

第一节 机构组织695

第二节 学校体育695

第三节 社会体育696

第二章 体育竞赛697

第一节 省级以上竞赛697

第二节 州级竞赛700

第三节 县内竞赛702

第三章 人员和设施703

第一节 人员703

第二节 设施704

人物705

传略705

梅玉弟705

赵连鸿705

熊朝梁705

田钟谷706

田钟毅706

田钟麒707

宋嘉晋707

陈万田708

田一平708

田桐生709

罗忠孝709

赵熙709

漾濞籍在县外人物简介710

名录720

人物表725

附录744

艺文744

诗 词 联744

艺文757

文献辑录769

迤西移改协营添设汛兵折(节选)769

滇西边要界务图注钞(节选)770

李根源电蔡都督增设弥渡漾濞两县文(节选)772

漾濞县地志772

牲畜放牧问题795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797

修志文稿录804

后记808

索引814

主要参考文献824

热门推荐